當前位置:首頁 >婚嫁資訊 >娛樂新聞 >攝影,最終是解決自己的問題

攝影,最終是解決自己的問題

文章來源:我叫周欣   我要投稿  

攝影,最終是解決自己的問題
 李楠  《南方周末》圖片總監(jiān),攝影評論家,資深圖片編輯。

我們生活在一個“讀圖時代”。圖片讓我們與這個世界之間的距離更接近,卻也更遙遠。

太多的記錄者用自己的方式“看”到了這個時代,并試圖“告訴”我們,什么才是真相。因為太真實、太直接,攝影遮蔽了它的欺騙性,這是無可奈何的事實:當我們歡樂、憤怒、憂傷乃至苦悶時,追根溯源,找到的卻往往是徹底的荒唐。

《影響:中國當代攝影精神交往錄》是一本訪談評論集,是一個攝影人與一群攝影人之間的對話。他們在交流對時代的看法,對攝影本身的看法,對人的看法,乃至對生命本質(zhì)的看法。從某種意義上看,這是一本從攝影的角度來反思時代精神的書,恰如馬丁松的那句詩:露珠雖小,卻反映著整個世界。

為此,《北京晨報》特專訪了本書作者、攝影評論家、《南方周末》圖片總監(jiān)李楠。

攝影選擇了我

1999年,我從武漢大學新聞學院碩士畢業(yè),就到《南方日報》任圖片編輯。但最初,不是我選擇了攝影,而是攝影選擇了我。

那時,《南方日報》正在進行新聞攝影的創(chuàng)新改革,他們的視覺理念在全國是比較領先的,攝影部提出要一個專職的圖片編輯,就挑上了我。而我,那時可真的不太清楚“圖片編輯”是做什么的,學校里沒學過,當時全國報社里也幾乎沒有專職的圖片編輯。我自己也壓根兒沒想過會從事攝影這一行。

但《南方日報》是我向往的報紙,所以,就想著,先干著再說吧。

年輕人需要好環(huán)境

我報到不久,就趕上了“澳門回歸”系列攝影報道的大策劃,領導特別對我說:“你要發(fā)揮重要作用!边@種信任,以及能參與重大報道的榮譽感,對一個剛畢業(yè)的年輕人,鼓舞太大了!

而且,攝影部年輕人很多,從領導到同事,大家對于專業(yè)都有很高的追求,特別看重攝影報道的創(chuàng)新和深度。就這樣,完全是他們讓我愛上了攝影,愛上了圖片編輯。后來,我們的“澳門回歸”做了20個攝影專題,在全國還引發(fā)了不小的轟動!攝影部幾乎每年都會有一到兩個這樣的大策劃,干起來真是特別帶勁兒!

攝影送給我們的禮物

從事攝影這個職業(yè),對認識世界最大的影響應該是:我學會了“觀看”。

觀看不僅是人的自發(fā)的生理行為,更是一種與人的內(nèi)心、精神密切相關的心理行為和社會行為。我經(jīng)常會在別人不太注意的場景里發(fā)現(xiàn)特別有意味的畫面。再往前一步說,對于已經(jīng)結構出來的畫面,我會賦予它們一種新的邏輯和節(jié)奏,讓它們表達出更豐富的內(nèi)涵。

這倒不是說我有多能耐,而是長期的職業(yè)訓練形成了這樣的思維。我有很多同行朋友都是這樣。有時候我想,我們真的比別人“看到”得“多”呢!這是攝影送給我們的禮物。

沒有全面的深刻

這本書最先緣于個人專欄,后來花了大半年時間訪談新的攝影家,并和原有諸位攝影家一起,修訂了大部分內(nèi)容,有幾位重新做了訪談。然后,給每一幅影響作品寫評介,給每一位攝影家撰寫評論、注釋等。

之所以是這樣一種寫作方式,當然和我寫這本書的動機有關:對于一個評論家而言,嚴肅、嚴謹?shù)膶W術性典型個案研究是必需的基礎。評論家往往試圖針對一片森林發(fā)出高屋建瓴的觀點,但見林也要見樹,因為樹是林的意義基礎。泛泛而談沒有力量。

所以,我在寫每一位攝影家的評論時,刻意讓文字十分簡潔,同時一定要寫出屬于這個個體獨一無二的特點,我不希望寫這個人的說辭放在那個人身上也可以。所謂的深刻,都只能是片面的,沒有全面的深刻。我覺得只有這樣,才是真正尊重了每一位出現(xiàn)在這里的攝影家。

如何與攝影師交談

攝影記者或是攝影師,一般都需要直接面對拍攝對象,所以,他們往往具有很好的溝通能力。否則,根本沒辦法工作。他們好打交道嗎?他們簡直太好打交道了!

但從另外一個角度講,一個人進入另一個人的內(nèi)心,實在太難了!一次對話就達到這個目的,說實話,我沒有這樣的奢望。我們只是在一個時空里進行了深入和嚴肅的討論,這些文本,如同一幅肖像,對,它的的確確是那個人,但它無法涵蓋這個人的一生。

困難倒沒有什么,除了和自己的惰性作斗爭之外,大家都很支持。但有一個遺憾,有些對話是通過電話完成的,希望以后再做個案研究,都能面對面。

當觀點完全不同時

“完全不同”是非常正常的情況,“完全一致”反而不正常了。做研究不是為了“求同”,更多時候是“存異”,是希望這些理解、觀點、乃至困惑,對更多人有助益。

對訪問者而言,一個沒有觀點的問題,不成其為問題。對受訪者而言,他的期待也不是你跟他保持了一致;他更在意你是不是提出了讓他愿意認真思考的問題;你的問題是否顯示出你對他做過非常細致和深入的功課。他會從中感受到你對他的尊重和理解,然后,回報給你精彩的回答。

我很感謝這些攝影家,他們大多比我年長,但是,他們以非常謙遜、坦誠和認真的態(tài)度回答了我的每一個問題,包括一些尖銳的問題。

《影響》的“影響”

這本書上架大約一個月,就要再版了,我深深感謝大家的厚愛。

這一個多月,我不斷收到讀者們的反饋,有人說,這就是《影響》的“影響”。當然,也有朋友提出了中肯的意見,比如一個朋友建議我標注每幅照片的拍攝時間。因為一個人的照片就是他自己的鏡子,照見不同的生命階段。對于讀者,包括那些批評的讀者,我唯有感謝,我會認真聽他們怎么說,討論、商榷,但不是我跳出來指手畫腳。一本攝影理論書,能得到這么多寶貴的意見,對我已是無價的財富。

也許接下來,我會寫一本討論攝影與攝影家關系的書。我在《影響》里說:攝影,最終是解決自己的問題。那么,延伸下去,一個人的表達方式,與他的個體生命之間究竟有著怎樣的關系呢?這種關系又是如何發(fā)展變化的呢?它對于我們研究攝影,又有著怎樣的意義呢?以前,我不一定會去想這樣的問題。

攝影會滅亡嗎?

我可能比較樂觀。攝影一定不會滅亡。

其實,詩也沒有滅亡,只要一息尚存,就不能說它滅亡。網(wǎng)絡和自媒體,肯定對傳統(tǒng)媒體和身在其中的攝影師沖擊巨大,前不久,《芝加哥太陽報》將28名攝影記者悉數(shù)解聘,引得大家心中陣陣寒意。但我覺得,這也許不是一個壞事兒。

換個角度想,這些攝影記者是“廣闊天地,大有作為”啊,走向消亡的不是攝影,而是攝影原有的載體和平臺。所以,專業(yè)攝影師在經(jīng)過一個市場波動之后,會站到一個新的平臺上去。民間記者可以滿足信息量的需求,但他們無法滿足權威性觀點的需求。無論媒體形態(tài)如何變化,至少這兩點,今后不是趨弱,而是趨強。

官方微博:@全影網(wǎng) https://weibo.com/7192com

官方微信:想在手機上獲取最新鮮資訊嗎?添加全影網(wǎng)官方微信:www7192com

免責聲明:

本站部分內(nèi)容、觀點、圖片、文字、視頻來自網(wǎng)絡,僅供大家學習和交流,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。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權、著作權、肖像權的內(nèi)容,請聯(lián)系我們(0536-8337192),我們會立即審核并處理。

我要評論

當前已有loading...個參與
驗證碼: 驗證碼,看不清楚?請點擊刷新驗證碼

名企招聘

人才求職

婚紗攝影

人才網(wǎng)X 關閉

掃描訪問手機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