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首頁 >影樓數(shù)碼 >數(shù)碼資訊 >利用EF鏡頭附件玩轉博物學攝影

利用EF鏡頭附件玩轉博物學攝影

文章來源:其他網(wǎng)絡   我要投稿  

   博物學攝影的范疇十分寬廣,既有我們熟知的動物攝影、植物攝影,也有相對陌生的地質攝影、環(huán)境攝影、礦物攝影、巖石攝影、化石攝影等。博物學攝影需要用到的設備紛繁復雜, 除了常規(guī)的鏡頭與機身,還有功能各異的眾多附加設備。在本篇文章中,我主要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動物類博物學攝影作品來進行展示,這些照片都是利用各種鏡頭附件來實現(xiàn)的。
利用EF鏡頭附件玩轉博物學攝影

天鵝是一種美麗的大型鳥類,它們體態(tài)優(yōu)雅。天鵝保持著一種動物界中罕有的"終身伴侶制",在越冬時,不論取食還是休息,都是成雙成對的 ,因此古往今來天鵝都是純真與善良的化身生態(tài)攝影師們自然也對天鵝青睞有加,如何運用器材以及如何巧妙構思是決定作品能否成功的關鍵。在這種遠距離生態(tài)攝影中,如果拍攝到關鍵部位的特寫照片會令人欣喜有加。如果曝光構圖和動物的神態(tài)都處于最理想的狀態(tài),一張生態(tài)大片就有可能誕生。


  在苦寒之地利用長焦鏡頭加增倍鏡遠距離拍攝各種野生動物。


  天鵝屬于大型鳥類,但是在野外拍攝中依然難度較高,尤其是局部特寫的拍攝比較困難 ,需要鏡頭的焦距越長越好,此時大光圈長焦鏡頭+增倍鏡就成了最為實用的解決方案。在EF 400mm f/2.8L IS II US鏡頭上加裝Extender EF 1.4X III增倍鏡后,剛好可以在天鵝的警戒范圍以外實現(xiàn)特寫拍攝。這對大天鵝在距離較近的水面上覓食,其中一只正對鏡頭,另一只側著身緩慢游動,二者間形成了頗具意境的姿態(tài)。此時我迅速將曝光補償調高2/3擋(由于白色部分占據(jù)畫面的絕大部分面積,因此需要提高曝光補償以確保對白色對象的正確曝光),按下快門,便得到了這張體現(xiàn)恩愛之情的生態(tài)攝影作品。

利用EF鏡頭附件玩轉博物學攝影
火狐是體型最大的一種狐貍,鮮紅的毛色讓人感到驚艷異常。在風雪交加的苦寒之地,一只火狐在暴風雪的間隙中出來覓食,即便它發(fā)現(xiàn)了攝影師的存在,也沒有要立刻逃跑的意思,而是轉過頭打量著我們。白色的雪原與火狐的體色形成強烈的反差,仿佛在上演一出"冰與火之歌",使畫面產(chǎn)生一種異樣的美感,這種場景恐怕一輩子都難以忘記。

利用EF鏡頭附件玩轉博物學攝影
能在大興安嶺的針闊葉混交林中發(fā)現(xiàn)猛鸮,真是意外之喜,因為這種猛禽一般只生活在極北之地,在這種緯度遇到它的概率極低,和中彩票差不多。風雪交加中,猛鸮矗立在枝頭,側著頭注視著我。我動作輕緩地舉起相機,快速連拍了幾張,旋即,猛鸮扇動翅膀,毫無眷戀地迅速消失在遠處的風雪之中。
利用EF鏡頭附件玩轉博物學攝影

在野外,尤其是南方的亞熱帶、熱帶森林中,博物學題材的拍攝對象多得讓人目不暇接,不僅有諸多植物、菌類、昆蟲、兩棲動物、爬行動物,甚至連鳥類也非常豐富。因此,職業(yè)生態(tài)攝影師經(jīng)常背負著兩臺單反相機進行野外作業(yè),一臺裝著長焦鏡頭,另一臺則裝著廣角鏡頭。在很多情況下,面對突如其來的拍攝機會,我們根本來不及更換鏡頭,這時候像近攝鏡這種即裝即用的附件就成了救命稻草。
 一只日本姬螳在花朵上找尋獵物,與眾不同的體色暴露了它。拍攝它絕非易事,因為它可并不比螞蟻大多少。螳螂的視力通常都很出色,如果鏡頭靠得過近,姬螳一旦感受到威脅就會使出它的拿手絕活-裝死,向花下一滾,消失得無影無蹤。為了達到安全的拍攝距離,我在自己的EF 70-300mm f/4-5.6L IS USM上加裝了一片500D近攝鏡(采用72mm直徑的近攝鏡,通過轉接環(huán)接駁),這時在300mm端,放大倍率和微距鏡頭區(qū)別不大,但是卻大幅平衡了對焦距離,不必驚擾到敏感的小昆蟲。正是這種看似另類的搭配使我更好地完成了拍攝。


利用EF鏡頭附件玩轉博物學攝影
很多昆蟲的體型很小,即使以等倍率拍攝,也很難將細節(jié)完全體現(xiàn)出來。正如這只瘤蟲脩 ,就算是微距鏡頭,拍攝的放大效果仍然不夠。如果放大倍率不夠,那么它那外星生物般的模樣就不夠震撼,于是我在微距鏡頭前裝上了近攝鏡,將放大倍率又提高了一大截。同時,使用MR- 14EX II環(huán)形微距閃光燈對主體進行精確曝光。這時,瘤蟲脩的復眼結構和觸角的細節(jié)才完美地被展現(xiàn)了出來。
利用EF鏡頭附件玩轉博物學攝影
黃金巨蟹蛛,擁有蜘蛛中數(shù)一數(shù)二的鮮亮顏色,但這美艷的金黃色實際上也發(fā)出了"危險,勿近"的警告。這類蜘蛛的毒性比較高,而且移動速度極度夸張,只一眨眼的工夫便可消失得無影無蹤。
利用EF鏡頭附件玩轉博物學攝影
毛氈苔是一種小型食蟲植物,多生長在低溫高濕的陰暗區(qū)域,要表現(xiàn)它們的美麗就要采用非常規(guī)辦法。想要讓整體寬度不足2cm的植物充滿畫面,微距鏡頭配合增距延長管是野外超微距攝影的最便捷組合。使用雙頭閃光燈從兩個側面進行補光,將左側的閃光輸出略微調高一點,以渲染畫面中的明暗關系。如此一來,平時肉眼無法見到的美麗便近在眼前了。
利用EF鏡頭附件玩轉博物學攝影
誰把QQ軟糖粘在了植物上?NO!這是灰蝶的幼蟲! 第一次見到它時,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,這個不足指甲蓋一半大小的橢圓形嫩綠色物體竟然是活生生的昆蟲。我迫不及待地拿出Extension Tube EF 25 II增距延長管,安裝在微距鏡頭的后面,配合環(huán)形微距閃光燈,將光圈縮小到F16以確保足夠的景深。微調了幾次曝光后,終于將這個小家伙的樣子捕捉下來。它靜靜地一動不動趴在葉子上,好像生怕被發(fā)現(xiàn)自己昆蟲的身份。

利用EF鏡頭附件玩轉博物學攝影
血紅色的甲蟲 ,是昆蟲中的"神物"。10年前 ,曾有一位資深昆蟲愛好者偶然在朽木的樹皮中發(fā)現(xiàn)過,正當他興奮之時,此蟲自由落體至地面并就此消失。但就是這來不及進行影像記錄的偶然一見,便在"昆蟲江湖"上留下了血色扁甲的傳說。一晃10年過去了,在行將入冬之時,博物旅行的團隊突發(fā)奇想,又來到了當年傳說誕生的地方,經(jīng)過一番探索,終于有所發(fā)現(xiàn)。這只奇蟲靜靜地趴在樹皮下準備越冬,我們小心翼翼地托著樹皮,生怕它再次滾落而消失不見。微距鏡頭配合增距延長管,輔以雙頭微距閃光燈的補光,終于將這神奇的物種記錄下來。


官方微博:@全影網(wǎng) https://weibo.com/7192com

官方微信:想在手機上獲取最新鮮資訊嗎?添加全影網(wǎng)官方微信:www7192com

免責聲明:

本站部分內容、觀點、圖片、文字、視頻來自網(wǎng)絡,僅供大家學習和交流,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。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權、著作權、肖像權的內容,請聯(lián)系我們(0536-8337192),我們會立即審核并處理。

我要評論

當前已有loading...個參與
驗證碼: 驗證碼,看不清楚?請點擊刷新驗證碼

名企招聘

人才求職

婚紗攝影

人才網(wǎng)X 關閉

掃描訪問手機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