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首頁 >資訊 >名人訪談 >攝影師張晉專訪

攝影師張晉專訪

文章來源:   我要投稿  

從“絕命毒師”到自由攝影師

中國科技大學的理科碩士、美國紐約大學的化學博士,這些標簽,無論以后是選擇學術科研還是其他,在常理中,都指向人生事業(yè)的坦途。但在2008年,從美國回國的張晉卻選擇進入報社成為攝影師。現(xiàn)在他是國內(nèi)新銳攝影師、2012年第四屆三影堂攝影獎的大獎得主,除了用藥水沖洗照片,好像離化學很遠。
3月22日,在由星海攝影俱樂部機與伍寶影像共同舉辦的“玄光觀片會”上,記者第一次見到了張晉,沒有年少成名的狂傲,反而更接近他的作品中那絲清冷枯寂。

      “其實沒那么難”

  從“絕命毒師”到自由攝影師

  也聽過很多人類似的經(jīng)歷,為了音樂、繪畫或者類似的,選擇放棄常人眼中理想的工作,我們在佩服他們勇氣的同時,也會無關痛癢地說一句,“啊,藝術家!毖韵轮猓@是藝術家做的事,我太平凡,無法擺脫現(xiàn)在的生活去追逐虛妄的東西。

  張晉只說“其實沒那么難!

  “在初中高中的時候,我們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局限,努力讀書考上大學,但在上了大學之后卻發(fā)現(xiàn),大學跟期待的并不一樣,那時候我感到很迷茫失落。于是開始看很多書,試著突破自己,重塑想法、觀念、價值觀,那時候做了很多嘗試,發(fā)現(xiàn)在化學之外,世界很大!睆垥x說很幸運這是一個很好的時代,給了我們選擇的權利。經(jīng)過在美國時的選擇彷徨,回國后他順應自己的心境選擇了攝影!叭松膭(chuàng)作時間其實很短,我不想到了四五十歲時再來后悔,于是就做了現(xiàn)在的選擇。其實并沒有那么難!

  2009年,張晉從成都傳媒集團辭職,徹底成為自由攝影師。在一種原始沖動之下,他去到了西北!白鳛橐粋南方人,對于西北有一種原始的向往,城垣、黃沙、烽火臺、金戈鐵馬,沒去之前對那片地方其實充滿了奇幻的想象,尤其是對于絲綢之路。”這一去,斷斷續(xù)續(xù)就是4年。

  《又一季》

  不是繁華絲路 只是年復一年的又一季

  《又一季》是張晉拍攝的第一組系列作品,也是這部作品,讓張晉在國內(nèi)攝影圈初露鋒芒,在2012年獲得了三影堂攝影獎。

  開始走絲綢之路是在2009年,出發(fā)以前,張晉查閱了很多資料典籍,做了很多準備。但真的到了西北,就發(fā)現(xiàn)實際見到的和書本上完全不一樣。一次次深入絲綢之路,那些石碑、古跡早已不存在,甚至連殘垣斷壁也不留下,唯獨人、植物、黃沙中的動物依舊年復一年。但是,尋找現(xiàn)在的絲綢之路與典籍中絲綢之路間細微的聯(lián)系,對張晉來說成為十分有趣的體驗。

  “到了陽關,我沒有再往西走。古時,出了陽關便是西域了,那是我所不了解的地方,不敢深入!睆垥x說,自己是個懶散的人。從西安到陽關,斷斷續(xù)續(xù)地行走了4年,有時和朋友一起,更多的時候是一個人——一個攝影師和他的相機。最長的時候是在張掖,用3個月的時間走遍了那里的幾乎每一個區(qū)縣。或許也正因為這份懶散,張晉有了更多時間回頭審視自己的作品。

  回國的興奮,加上一直對絲路的好奇,剛踏入西北的張晉看到什么都想拍。但是過于濃烈的東西東西常常生命力有限,經(jīng)過不斷的拍攝,不斷地回頭審視這些照片,許多照片逐漸地被剔除,戾氣也好,過多的情緒也好。沉淀下更純粹的東西。《又一季》就是在這樣的拍攝、剔除、沉淀,不斷重復的過程中成形,并努力做到前后貫通。

  關于絲綢之路,關于《又一季》,有太多的解讀和理解,時代變遷、朝代更替、失落的文明、孤獨……但是這些情感都盡量被張晉剔除,留下知性的陳述,陳述那里一季又一季的變遷。

  Q&A

  Q:你覺得這種行走旅行對于攝影的意義?

  A:對于創(chuàng)作者來說,行走會完全突破想像。在工作室擺落一些景去拍照,這種閉門造車,達不到大地所呈現(xiàn)出的東西。

  Q:除了為了攝影,平時會選擇單純游玩的旅行嗎?還是說,攝影師只要走在路上,總是在攝影的狀態(tài)中?

  A:除了創(chuàng)作,平時出去都是不帶相機的,有什么想拍的手機拍照就夠了。輕裝簡行地出發(fā)。如果是創(chuàng)作的話,通常是之前就有了想法之后,才會帶著相機出發(fā),去感受一手的經(jīng)驗,植物的生長。

  Q:你通過這些作品最想傳達給觀看者的是什么?

  A:有的人作品指向性強,傾向某種情緒。但現(xiàn)在其實人們更注重參與性。紐約達達主義的代表人物杜尚提出了一個概念——藝術系數(shù),作者期望表達但卻沒有表達出來的東西,這是作品的一部分,而這沒表達出來的一部分在觀眾那里可能會產(chǎn)生一定的共鳴,或者說正因為觀眾的參與,讓這個作品才成為完整的作品。每次照片拍攝完、展覽完之后,照片都有自己的死后生活,面對新的成長空間。對于作者來說,作品做完之后 就離開我們的手,不受控制了。尤其在出版以后,面對不同知識結構、人生經(jīng)歷的觀看者。在當代,社會的風尚一直在快速改變,在這種改變中,作品有它自己的命運。我并不想框定想傳達給觀看者的感受。其實,很多時候我們在拋出一個作者以為的見解的時候,其實觀看者并不同意。在起初我甚至不愿意給照片加標題,因為這些標題就指向一定的觀看點,從這個觀看點進行觀看的話,其實并不是一個完善的方式,反而很可能會限定觀看者的思維。

  作品展示

攝影師張晉專訪

讀古蘭經(jīng)的蒙面人

  張晉:在祁連縣偶然看到的一幕,冷門的景區(qū),冬季很冷,游客很少,一個回族牧民,蒙著面,一邊牧羊一邊坐在那閱讀古蘭經(jīng)。

攝影師張晉專訪
冰器

  張晉:形而下為之器。在西北,當?shù)厝硕煸诮Y了冰的河上釣魚的時候,會鑿兩個冰窟窿,一個直穿破冰層,餌拋下去在這個冰洞里面釣魚;另一個冰窟窿,裝上一些水,就用來裝釣上來的魚。照片上的魚其實已經(jīng)是一只離死亡很接近的魚。

攝影師張晉專訪

西荷

  張晉:沉默如迷。


官方微博:@全影網(wǎng) https://weibo.com/7192com

官方微信:想在手機上獲取最新鮮資訊嗎?添加全影網(wǎng)官方微信:www7192com

免責聲明:

本站部分內(nèi)容、觀點、圖片、文字、視頻來自網(wǎng)絡,僅供大家學習和交流,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。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權、著作權、肖像權的內(nèi)容,請聯(lián)系我們(0536-8337192),我們會立即審核并處理。

我要評論

當前已有loading...個參與
驗證碼: 驗證碼,看不清楚?請點擊刷新驗證碼

名企招聘

人才求職

婚紗攝影

人才網(wǎng)X 關閉

掃描訪問手機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