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首頁 >影樓管理 >門市管理 >人性是否本善——管理原點的爭論

人性是否本善——管理原點的爭論

文章來源:其他網(wǎng)絡   我要投稿  
  孟子思想涉及面廣泛,從管理思想的角度看,需要從人性假設入手。任何管理思想,都以一定的人性假設為前提。管理的主體和對象都是人,對人性的假設不同,管理方法手段乃至制度設計和運作體系都會不同?刂婆c激勵、他治與自治、監(jiān)督與信任等等問題,從哪個方向出發(fā)展開管理活動,都取決于相應的人性假設。中國古代的管理思想,從一開始就有人性假設的分歧。到孟子這里,人性假設成為管理思想的原點之爭。

  春秋時的孔子對人性并沒有展開論證,僅僅是從經(jīng)驗主義的角度說了一句“性相近也,習相遠也”(《陽貨》)。不過,孔子對仁政和道德修養(yǎng)的強調,使其學說隱含著偏于性善的傾向。到了戰(zhàn)國,隨著百家爭鳴,產(chǎn)生了不同的治國理念,人性討論就不可能再回避了。孟子關于人性的議論,是在同告子的爭辯中展開的。告子論人性,更多地傾向于人的自然本性,是從與生俱來的角度談論人性,即“生之謂性”。所以,他才有“食色,性也”的說法(《告子上》,下同)。從自然本性出發(fā),告子認為,人性無所謂善惡。就像水一樣,渠道向東則東流,渠道向西則西流。水不分東西,人性也就不分善惡。還可以把人性比作杞柳的原木,仁義就像杞柳做成的杯盤用具,你把原木加工成什么樣子,它就成為什么樣子。孟子對告子的觀點不以為然,大加駁斥。孟子認為,如果用水做比喻,固然可以不分東西,然而,難道水能不分上下?“人性之善也,猶水之就下也。人無有不善,水無有不下。今夫水,搏而躍之,可使過顙;激而行之,可使在山。是豈水之性哉?其勢使然也。人之可使為不善,其性亦猶是也。”對于以杞柳比喻人性,孟子也說:“子能順杞柳之性而以為桮棬乎?將戕賊杞柳而后以為桮棬也?如將戕賊杞柳而以為桮棬,則亦將戕賊人以為仁義與?”大意是,杞柳確實可以加工為杯盤,但要害在于這種加工是順著杞柳的本性加工,還是戕逆杞柳的本性加工?所以,在孟子看來,告子認為人性不分善惡的觀點,會給有的人作惡留下邏輯空間,更重要的是會使仁義的正當性遭到懷疑。所以,孟子義憤填膺,責難告子道:“率天下之人而禍仁義者,必子之言夫!”

  孟子和告子的爭論,還有許多對話,用上了各種比喻,我們不必一一列舉。嚴格意義上,雙方的論證都有邏輯上的漏洞和依據(jù)上的不足。如果說,告子的說法經(jīng)不住嚴密的邏輯追問,而孟子的說法也僅僅是以氣勢見長,兩人誰也不能真正說服對方。因為孟子師徒的記載僅僅是從一方展開的,缺乏告子的辯駁和反問,所以,以孟子單方記載來評判兩人的輸贏是靠不住的?梢哉f,孟子不一定就是辯論的獲勝者,但是,這一辯論并非沒有意義,孟子通過辯論表達出的人性觀,依然在管理思想史上具有重大價值。

  孟子堅守性善論。在他駁斥告子的同時,陳述了自己關于性善的觀點。公都子在轉述告子的觀點時說:“告子曰:‘性無善無不善也。’或曰:‘性可以為善,可以為不善;是故文武興,則民好善;幽厲興,則民好暴。’或曰:‘有性善,有性不善;是故以堯為君而有象,以瞽瞍為父而有舜,以紂為兄之子,且以為君,而有微子啟、王子比干。’”告子以及他人的這些觀點,強調了后天經(jīng)驗和人為訓練對人性的重要作用。但孟子不以為然,他強調,人性本善,善是人本來就有的,產(chǎn)生于人自身。他也從后天經(jīng)驗出發(fā),強調人的本性為善。按照孟子的說法,人人都有四心,即惻隱之心、羞惡之心、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。見了小孩掉在水里,不假思索也要拉一把;做了不好的事,不由自主地會臉紅;見了長者,自然而然要禮讓長者優(yōu)先;某一事情是否該做,總要先判斷是非曲直。

官方微博:@全影網(wǎng) https://weibo.com/7192com

官方微信:想在手機上獲取最新鮮資訊嗎?添加全影網(wǎng)官方微信:www7192com

下一篇:
免責聲明:

本站部分內(nèi)容、觀點、圖片、文字、視頻來自網(wǎng)絡,僅供大家學習和交流,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。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權、著作權、肖像權的內(nèi)容,請聯(lián)系我們(0536-8337192),我們會立即審核并處理。

我要評論

當前已有loading...個參與
驗證碼: 驗證碼,看不清楚?請點擊刷新驗證碼
熱門作品

名企招聘

人才求職

婚紗攝影

人才網(wǎng)X 關閉

掃描訪問手機版